|
省考核组对盐城市食品安全工作和质量工作现场考核——聚焦品牌建设 提升监管效能 |
点击数:172 【字体:小 大】 |
近日,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和省质量发展委员会联合对我市食品安全工作和质量工作开展现场考核。根据省委要求,为减轻基层负担,此次食品安全工作和质量工作采用现场联合考核的方式进行。考核区间为2020年度,省第九考核组主要通过听、查、看、访等方式全面了解盐城的工作。 1月18日至20日,省考核组听取了市政府食品安全和质量工作汇报,查阅了台账资料,赴大丰、建湖、盐都、滨海4个县区进行现场考核。食品组现场检查农产品生产经营规模主体、粮食储备库、农贸市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等12家主体,质量组主要针对产品、工程、服务三方面的质量对4家单位开展现场走访,考核组还在现场模拟拨打了12315工作热线。 1月20日下午,记者从现场考核反馈会上获悉,考核组认为,盐城市委、市政府在积极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扎实做好“六稳”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中坚持把食品安全和质量工作作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来抓,突出重点,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强力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盐城市采取有力措施,迅速落实食品安全领域的疫情防控要求,加强疫情期间聚餐管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开展巡查抽检,大力倡导文明用餐新风尚,对冷链和特殊食品实施最严监管。开展防疫用品专项整治行动,对生产防疫用品的企业实施排查,严打制售假冒伪劣口罩行为,指导企业主动召回缺陷口罩。在旅游等公共场所,安排专人负责,放置、张贴疫情防控提示,落实通风、消毒、体温筛检等举措。这些措施的落实,为盐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情况反馈会上,考核组领导肯定了我市在过去的一年中,食品安全和质量工作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 “无论是食品安全工作,还是质量工作,都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事,需要各部门齐抓共管、各条线通力配合。”反馈会肯定了市市场监管、发改、公安、农业农村、文化旅游等部门密切配合,联合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进口及保健食品安全整治、餐厨废弃物集中执法等专项治理,积极构建食品安全人人有责的社会共治格局。同时,充分发挥市质量发展委员会协调作用,聚焦品牌建设,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构建部门联合、上下互动、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推进“全方位”质量提升。 此外,我市创新工作方法,特色亮点鲜明,能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质量发展建设,参与示范试点,启动建设智能终端产业质量基础“一站式”服务平台,开辟了质量提升的新路径。在全国服务质量监测中排名靠前,一批项目新获国家级、省级标准化示范项目。省级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实现全覆盖,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水平显著提升,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位列优秀等次。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工程,提升了信息化监管效能。建立健全“企业自查为前提、日常监督检查为基础、飞行检查为重点、证后督查为补充”的食品安全监督检查体系,食品生产经营监管进一步规范。 “盐城市食品安全和质量工作总体水平不断提升,成绩有目共睹。但在这次现场考核中我们也发现一些工作有待改进。”考核组认为,我市基层监管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基层单位监管范围广、监管主体众多,但监管人手较少,专业化监管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还需进一步压实。盐城质量标杆企业数量有较大提升空间,高水平质量技术机构相对较少,质量专业人才相对缺乏,企业质量基础建设投入还有待加强。 考核组希望我市进一步加大“双安双创”工作力度,加强食品安全基层基础建设,完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把盐城建设成上海市农产品的永久性供应基地。进一步加强质量基础“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发挥现有质量标杆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快扶持培育获得市长质量奖的企业积极争创省长质量奖。抓住开发沿海、迈入高铁时代等机遇,利用区位优势,以更高目标推进质量强市建设。(记者 李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