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十四五”,奋进新征程。市商务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统筹处理商务工作“当前与长远、微观与宏观、服务与引领、数据与实绩”四个关系,始终保持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树立勇挑重担的先锋导向、争当排头的进取导向和高效廉洁的服务导向,推动商务工作高质高效运行。
一是聚焦高质量,强化招商成效。牢固树立大商务、大服务、大招商理念,探索建立信息共享、优势互补、联动聚力的协调推进督查机制,加快推进产业公司投入运行,以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改善活跃市级平台的“招商基因”;抢抓全球产业链重构、创新链转移、区域自贸协定签署等新机遇,依托长江经济带,面向太湖科创湾,深度融入长三角,开展精准对接、主动承接资源;加强政策研究,提升业务素质,持续开展挂职锻炼、专业培训、分批轮训、实战演练,打造专业化、复合型招商团队。
二是激发原动力,培育竞争优势。强化稳外贸政策支持,优化信保平台承保措施,用好用足外贸“融资宝”,深化外贸“破零”行动,稳住外贸基本盘。推进“三区一仓一园”建设,发挥综保区进口药品和肉类指定口岸新功能,做大做强跨境电商产业;以进博会为契机,鼓励企业引进先进装备、先进服务和关键零部件,提升进口比重。创新展会模式,支持企业利用线上线下展会多渠道开拓新兴市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优化对外投资结构,鼓励企业在将总部留在江阴的同时,通过绿地投资、联合投资方式“走出去”,保持对外投资的全省领先地位。
三是打造新引擎,助力转型升级。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探索成立江苏省服务业联合会江阴发展联盟,加强对骨干企业的培育扶持,实现规上服务业营收增长8%;集聚发展总部经济,发挥上市企业众多、实体经济雄厚的基础优势,招引培育一批高端总部企业;释放网络货运平台政策红利,助力大经供应链、指北针、佳华物流等物流平台企业发展壮大,做大平台经济;鼓励服务业企业跨界融合、创新供给,以双良集团和远景能源等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为引领,深度推进“两业融合”。
四是当好“店小二”,优化发展环境。常态化落实重点企业挂钩联系制度,发挥外资外贸专班作用,做好跟踪指导、项目会办、上门服务工作,高效联动推进项目落地。依托“江阴商务”“暨阳商道”微信公众号,发挥“解难专线”“政策专栏”和“咨询专服”功能,畅通绿色服务通道。加快电子口岸建设,搭建跨境贸易便利化综合服务平台,持续推进码头开放,提升口岸服务效能。纵深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落实商超等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加强口岸联防联控,为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保驾护航。
“三转一提”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市商务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更高层次、更高能级、更高质量上释放潜力、激发活力,为江阴实现“产业更高端、创新更澎湃、城市更美好、人民更幸福”贡献商务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