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名牌网。今天是
网站首页 单位简介 政策法规 权威查询 会员单位 名牌研究 质量安全 联系我们
社会组织负责人任职前公示
声明
六部门关于开展2023年绿色建材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二
4月8日开始报名!东南大学202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动态 > 新闻资讯  返回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资讯  
 
江苏:让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
点击数:547 【字体:
        1月18日,环境保护部授予全国17个市(县、区)“国家生态市(县、区)”称号,我省无锡市、常州市、苏州市、溧阳市、南京市浦口区5个市(县、区)榜上有名。这是我省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领域获得的又一殊荣。
  “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美丽中国’这一全新理念,明确让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与全过程,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布局顶层设计的科学完善。”省环保厅厅长陈蒙蒙表示,多年来,我省为圆梦“美丽江苏”一直积极探索:污染减排多年走在全国前列;国家生态市(县、区)数量居全国之首;连续5年完成“两个确保”的治太目标……在刚刚闭幕的省“两会”上,“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文明新体系”又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今后5年”的奋斗目标。
  “加减”并举,倒逼发展方式转型
  2012年12月29日,随着最后一家化工厂的关停拆除,南京燕子矶地区的66家化工企业在3年时间内全部关停。
  面对“全国最小的环境容量”这一特殊省情,如何在“有限”中“有为”?陈蒙蒙说:“江苏一直努力利用资源环境约束机制促进绿色增长,一手做减法,一手做加法。”
  “减法”,体现在积极建立项目总量审批“两挂钩”的绿评机制:一是与所在地区减排任务完成情况挂钩,“不完成地区一律暂停审批新增污染排放项目”;二是与新建项目环保“三同时”验收挂钩,“超总量项目一律暂缓验收”。
  2012年,全省共劝退否决247个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涉及投资逾100亿元——直观的数字,看得见的,是成绩的欣慰;看不到的,是背后的艰辛。
  挤出了“黑色GDP”,还得巧做“加法”植入“绿色GDP”。2012年7月,全国首个中瑞合作生态产业园成功落户镇江新区,“进来的项目,全部‘一把尺子量’,必须符合节能、生态要求。”这个生态园区,是江苏各地奋力推动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
  “美丽江苏”,调结构无疑是治本之策。翻阅2013年江苏环保工作重点“任务书”,“绿色增长”成为关键词:“制定实施严于国家要求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支持南京率先开展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试点”……调优增绿的布局,接二连三。
  迎难而上,直面“突出环境问题”
  让人们呼吸清新的空气,喝上安全的水,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追梦“美丽江苏”,环保部门积极从群众关切的环境顽症攻坚克难。
  今年1月,中国东中部地区大范围雾霾引发空前关注。而江苏为改善大气质量,一直坚持早行动、快行动的创新探路。
  2012年11月15日,江苏在全国率先启用空气质量“新国标”,72个国控站点开始实时监测发布包括PM2.5在内的6项数据;同年12月30日,江苏沿江8市的国Ⅳ汽油和全省国Ⅲ柴油实现整体升级,成为全国首个从区域层面推动油品升级的省份……   
  针对环境监管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省去年重点开展了沿江危化品、化工园区等5个环保专项行动,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3701起,挂牌督办突出环境问题504个。与此同时,通过环境问题“滚动式”排查、环保厅长带案下访、环保局长大接访等主动作为,全省的信访总量同比下降13.6%。
  “当前,区域性大气灰霾污染呈加重趋势,区域性水污染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江苏面临改善环境质量、防范环境风险的巨大考验。对此,我们不能‘知难而退’,而要‘迎难而上’!”陈蒙蒙说。
  绘就“美丽”,靠环境保护更靠生态建设
  清洌的小河里水草微曳,小鱼不断翻动涟漪——很难想象,眼前的苏州吴中区寺前村,几年前的河塘水还是黑的,更难得见到小鱼。如今,村里每家每户的污水全部集中收集,这条直通太湖的小河已然变了模样。
  2009年以来,我省创造性地落实中央农村环保“以奖促治”政策,累计投入资金23亿元,支持20个县(市、区)、217个镇、3100多个行政村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塑造了一批“美丽乡村”。
  生态宜居环境,靠自觉保护,更靠主动建设——这是江苏多年生态足迹的可贵印证。2012年底,镇江、扬州先后通过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至此,江苏的13个省辖市中,国家生态市增至5个,位居全国首位。此外,江苏还累计建成22个国家生态县(市、区)、21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分别占全国的1/2与1/4左右,其创建质量与数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
  “贯彻十八大精神,省委、省政府提出:‘更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美好江苏’,这对环保部门既是压力更是动力。”陈蒙蒙表示,全省环保系统将通过“污染减排达到进度、生态红线科学划定、治理修复系统推进、环境监管有力加强、改革创新不断深化、良好创建继续覆盖”,进一步发挥环境保护优化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确保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为全省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提供坚实保障!

.
江苏名牌网 江苏名牌事业促进会 版权所有
江苏名牌事业促进会,江苏名牌网,江苏省名牌网,江苏省名牌事业促进会 Copyright(c)2012 http://www.jsmps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统计:
苏ICP备150154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