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鼓励创业的同时更加注重规范和引导,去年江阴正式出台《关于鼓励创业兴办实体的若干意见》。记者昨日获悉,在此《意见》的贯彻落实下,江阴去年新增企业达3910户,其中内资企业3847户、外资企业63户,另外新增个体工商户10558户,总投资额达80.9亿元,实现平稳增长。
“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去年上半年,尤其是第一季度,新增企业的数量和注册资本双双出现下降趋势。”该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此,江阴以更特的政策和更优的环境,支持投资、畅快准入,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意见》明确放宽前置许可、名称登记、经营场所等方面的注册登记条件,鼓励以股权、债权、知识产权等非货币形式评估作价出资,投资者可以不需要办理权属登记的自有技术作为公司股东进行首次出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首次允许外地来澄企业分支机构的经营范围、经营项目可超出其总部的经营范围,这项举措在两个月内便吸引上百家外来分支机构在江阴落地。鼓励创业并不是一味的求多求量,规范和引导现有的市场主体,是《意见》的另一大亮点。有关负责人介绍,尤其是钢材市场,存在很多“店中店”、“厂中厂”等挂靠经营现象,容易产生产权、债权等纠纷。在对全市的无证无照经营进行集中整治之后,江阴对经过市场检验依然存活下来的市场主体,通过降低相关注册费用,引导其办理独立的法人企业。而对于从事投资业务的公司,限定新设立公司只能从事一项投资业务,凡需要兼营其他业务的,明确要求其另设独立公司;对于已有的投资公司则进行规范整改,如存在跨大类经营业务的,引导其分开设立公司,这对加强投资公司的监管,优化投资环境起到有效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