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名牌网。今天是
网站首页 单位简介 政策法规 权威查询 会员单位 名牌研究 质量安全 联系我们
社会组织负责人任职前公示
声明
六部门关于开展2023年绿色建材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二
4月8日开始报名!东南大学202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动态 > 新闻资讯  返回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资讯  
 
三年四次登上质监“黑榜”——“问题校服”厂家为何屡屡中标
点击数:379 【字体:

  “质量差、款式旧,居然还有毒?”上海质监部门近日抽检发现,一款学校订制的摇粒绒冬装学生服中含有可致癌的芳香胺染料,而这家生产企业在过去三年间曾四次因质量问题登上过质监部门“黑榜”。这一消息公布后迅速引发舆论关注和质疑,多次在抽检中“落马”的企业为何仍能持续经营进而年年中标?

  校服厂商连年抽检不合格

  上海质监部门此次专项监督抽查发现,上海欧霞时装有限公司生产的OUXIA摇粒绒冬装学生演出服含可致癌芳香胺染料。据介绍,这类染料含有偶氮基团,对人有可致癌性,且对人体的伤害不可逆。而涉事的欧霞公司产品,在过去三年间曾四度被质监部门抽检不合格。

  一石激起千层浪。“坑谁也不能坑孩子啊!”不少学生家长及网民得知“问题校服”情况后焦急万分,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回应质疑:到底哪些学校购买了这些校服?为何三年连续抽检不合格的企业能一直承制订单?

  17日晚,上海市浦东新区质监部门回应表示,被抽检出含可致癌物的是50套学生演出服,抽检时当即就被全部扣押且均未流出,生产厂家欧霞公司已被立案调查。

  随后,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体育)局公布了与欧霞公司有过校服订单往来的21所学校名单,截至18日晚,这些学校由欧霞公司供货的26444套校服已全部暂停使用并送检,相关检测结果将在近期对外公布。 

  听闻校服抽检出可致癌物质后许多家长表示担忧,即便学校并未与欧霞公司有业务往来,依然担心自己孩子穿的校服不安全,希望有关部门能展开更大规模的排查,确保校服的质量安全可控。 

  家住上海市长宁区的学生家长周女士说:“校服、校车、教具等学生用品,不仅要符合国家标准,甚至应该高于国家标准。学校应当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身’在前,这是最基本的责任和底线。” 

  “黑榜常客”为何年年中标

  上海质监部门表示,加上这次抽检出可致癌物质,欧霞公司的产品三年来四次登上了质量抽检不合格“黑榜”,其中两次是因为PH值超标。这样的“黑榜常客”为何还能年年中标? 

  17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新德村的欧霞公司,生产车间目前已经全部停工,一楼仓库里堆放着几包未出厂的校服。据悉,这家公司承制校服已有四五年时间,年销售量在1.5万—2万套。

  据了解,在全国许多地方,校服生产厂家大多是欧霞公司这样的小企业,而校服的生产几乎没有任何门槛,“能做服装的厂子,基本上都能做校服。”欧霞公司负责人王龙珠说。

  学校为什么喜欢找这种小企业生产校服?最普遍的说辞是校服限价过低。上海某小学退休校长张京堂说,高中学校自制校服每套不能超过250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自制校服每套不能超过150元,采购价格需要上报教育主管部门审批。 

  “校服成本一年比一年高,价格却不能动,有时候还要给采供方回扣,根本赚不到几个钱。”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服装生产企业负责人说。 

  企业为了赚钱“偷工减料”,学校为了价廉“睁眼闭眼”,致使无良商家仍能订单不断。更重要的是,自制校服的采购权完全在学校手里,教育主管部门除了价格把控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监督管理的职责。 

  在校服的采购和验收过程中,学校的权力缺少约束,另一方面,学校也不具备鉴别校服质量的能力和技能,容易被不法厂商忽悠。 

  “我们只能看看衣服是否有破洞、脱线等情况,不可能分辨出原材料是否有毒害。”上海市浦东新区江镇中学学生处的老师说。

  一件校服咋就管不好? 

  18日晚,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就“问题校服”事件作出反思:“调查欧霞公司问题过程中,相关部门已经暴露出在实际工作中监管不严、职责不明等问题,各部门间协调机制尚不完善,监管也有漏洞。”此外,有关部门表示,调查中一旦发现公职人员、学校教职工有违规违纪行为,将予以严肃处理。

  专家指出,校服、校车、教具等学生校园用品的生产流动监管涉及多头部门,如何守住安全底线,保障学生基本权益,绝非一方责任,而需各职能部门打破壁垒统筹监管。

  譬如,提高承制企业准入门槛,进行生产流动全环节的“闭环式”管理。上海市人大代表刘震华说,参照其他国家的经验,应尽快设置校园用品生产流通管理规定,明确各个环节的牵头责任部门。校服、校车等生产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应当高于一般同类企业。

  上海市商业流通中心首席研究员齐晓斋说,相关部门应建立校服生产企业“黑名单”制度,提高企业违法或犯错的成本,将不合格的产品和生产企业及时清除出市场,对无良企业进行“一票否决”。

  还有不少学生家长呼吁,学校在定制采购校服等校园用品的过程中,应多尊重学生家长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充分发挥学校家长委员会的作用,请家长一起协助监管把好质量关。             据新华社


.
江苏名牌网 江苏名牌事业促进会 版权所有
江苏名牌事业促进会,江苏名牌网,江苏省名牌网,江苏省名牌事业促进会 Copyright(c)2012 http://www.jsmps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统计:
苏ICP备150154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