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统计公报》)日前发布。《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首次超过50万亿元。相比2011年虽继续有所回落,但仍明显快于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继续上升。
《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4676亿元,比上年增长20.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0%。全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17210亿元,比上年增长12.8%。
2012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为10.1%,基本与2011年持平,第二产业占GDP的45.3%,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的44.6%,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谢鸿光在解读2012年统计公报时指出,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2012年世界经济增速预计为3.2%。其中美国为2.3%,欧元区为-0.4%,日本为2.0%。在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中,俄罗斯增速为3.6%,印度为4.5%,巴西为1.0%,南非为2.3%。
谢鸿光认为,国际上,欧债危机仍然没有找到稳定解决的有效办法,欧元区大部分国家增长动力疲弱;美国经济虽有所好转,但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成长显著低于预期。在如此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我国实现了国民经济运行缓中企稳、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的总格局,实属不易。
从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三大需求结构看,内需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12年最终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1.8%,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4%,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资本形成高1.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