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新区科技部门获悉,2012年该区申报专利10829件,同比增长37.2%,其中申请发明专利3870件,同比增长48.79%,专利授权5767件; 企业依然是科技创新主力军,全年专利申报八成以上来自企业。
位于枫桥街道的亿和精密去年申请专利50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成为获批专利申请“大户”;该企业知识产权相关负责人刘文华告诉记者,借助企业4个研发中心,公司专利申请量年年攀升,“一方面专利申请可以保护我们企业的知识产权,另一方面也让客户对我们更加有信心,像三星等知名客户都是主动上门要求合作的。”在怡信光电,2012年申报专利不仅数量多而且授权率也高,全年有46个专利获批,其中发明专利达到23件,较好地起到产权保护作用。而著名企业阿特斯,去年申报专利59件,其中发明专利达到32件。数据显示,在2012年高新区万件专利申请中,企业共申报专利有8000多件。
据了解,近年来高新区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2007年该区被批准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2010年又被批准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园区。专利申请数量也以平均每年60%以上速度增长,发明专利申请占专利申请总量比重列全市第二位。
为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去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正式落户高新区。以此为契机,高新区积极争取并获批全国首家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试验区。根据集聚区建设方案,高新区将充分依托江苏中心资源优势,打造立足苏州、服务江苏、辐射华东的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到2015年末,集聚区总投资将超过20亿元,形成载体面积50万平方米,入驻中介服务机构和知识产权成果孵化运用企业约100家,相关从业人员达1万人,年业务总收入达50亿元,由此新增全社会技工贸总收入超过300亿元。
据悉,专利审查江苏中心预计今年6月将可形成6万平米的招商载体,知识产权区成果孵化和应用用地、集聚区预留地建设正在积极规划与筹建之中。截至目前,集聚区已进驻知识产权服务机构13家,知识产权相关从业人员超过800人;已形成知识产权业务审查、代理服务、预警分析、数据利用、专利软件研发、法律援助在内的服务内容,知识产权服务产业链初步形成。
此外,去年高新区还与IBM 公司、中国人民大学、苏州大学等进一步达成合作意向,决定在产学研、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培训等方面展开更深的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