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离世界名牌还有多远?
中国国家质检总局9月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05年中国名牌产品暨中国世界名牌产品”表彰大会,宣布秦皇正大等461家企业为2005年中国名牌产品,海尔集团公司生产的海尔牌电冰箱和洗衣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程控交换机为2005年中国世界名牌产品。
中国名牌产品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方向、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行业集中度较高市场占有率较大具有较高的顾客满意度和品牌知名度、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等条件规模较大的企业。
目前,中国拥有170万个品牌,与美国不相上下,但在世界上可以让人提得起、记得住的名牌却少之又少,在中国这个世界级的制造大国,品牌数量与名牌数量极不匹配的生存比例现状,让任何人都深切的感觉到,中国比任何国家更迫切希望有自己的世界名牌。
AC尼尔森与世界免税协会联合进行的调查显示,去年中国游客在境外旅游的人均购物费用高达987美元,位居全球第一位。是什么引发了中国在境外疯狂购物的原因?因为中国缺少自己的世界名牌,而人们追逐世界名牌的热情却丝毫没有因此而减弱。
以领带为例,目前中国出产的领带,占据着世界市场三成的份额,而产值却不到一成,利润更不到5%。
导致这一后果的一个直接原因,是因为在中国的领带行业,还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世界名牌。
可见,名牌就意味着高品质、高价格、高利润。据联合国工业计划署最近统计,世界名牌占全球品牌不到3%,销售额却占到了全球的五成左右。从更高层次上说,名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实力的重要表征,可以带动整个国家经济的腾飞,没有世界名牌就没有现代化的经济强国。第四次产业转移正向中国袭来,根据世界产业转移规律,第一次产业转移给美国留下了通用电气、惠尔浦,第二次给欧洲留下了西门子、伊莱克斯,第三次给日本留下了三洋等六大企业,给韩国留下了三星和LG。现在,世界第四次产业转移正向中国袭来,中国的企业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家电业已清醒认识到了世界名牌的效应。据了解,这次评选世界名牌的标准苛刻程度完全是世界级的,如在国际同行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出口量占五成,且在主要出口国家(地区)均已注册商标;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产品质量达国际先进水平;掌握核心技术并拥有知识产权;销售额100亿以上等等。
从创新产品到创造需求到创造标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为海尔国际化进程的推进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
在国内垄断了近四成的销售份额后,海尔洗衣机目前已大批量出口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与惠而浦、西门子、三洋、米勒等国际知名品牌同台竞技。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海尔洗衣机全球销量排名第三。
显然,中国光有几个这样的知名品牌是远远不够的。可不管怎样,中国首批世界名牌的诞生发出了两个信号:一是中国制造将进入高品质,“Made in China ”正在变成“Brand from China”;二是世界制造高地将变成世界品牌高地,家电制造大国将最终成为家电品牌强国。 |